7月10日,德国工程科学院院士、国际人工智能领域著名科学家奥托•海因里希•赫尔佐格(Otto Heinrich Herzog)受聘为同济大学名誉教授。校党委书记方守恩为赫尔佐格院士颁发同济大学名誉教授聘书,为他佩戴同济大学校徽。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校长、中德学部主任吴志强,校党委副书记彭震伟出席授证仪式。
方守恩介绍了赫尔佐格院士取得的一系列丰硕的学术成果,感谢他多年来为推动同济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建设发展、为同济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创新发展、为同济大学拓展对德交流合作作出的贡献。他衷心希望赫尔佐格院士与同济大学师生继续携手共进,推动中德两国在人工智能时代深层次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培养国际化高端的人工智能与城市规划方面的人才,并贡献中德合作的智慧和方案。
吴志强讲述了赫尔佐格院士自2015年应邀来到同济大学担任长三角城市群智能规划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以来一起共事的点滴,感谢他在推动同济大学人工智能与城市规划交叉学科创新建设方面作出的贡献。
赫尔佐格院士欣然接受聘书。他说,来到中国、上海,来到同济大学工作至今,对他来说是全新的令人愉悦的体验。未来,他将尽自己所能,为推动中国、上海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应用高地,推动中德两国人工智能和城市规划领域的创新合作贡献力量。
赫尔佐格院士,被中国同事亲切称为“合作哥”。2015年起来沪工作,加入同济大学,担任长三角城市群智能规划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上海市高峰学科团队国际领衔教授、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同时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科技知识中心管理委员会和咨询委员会委员、依托同济大学建设的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并连续两届担任上海市人工智能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他被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德国国家信息学会评为“德国人工智能历史上十大最具影响人物”,是德国政府工业4.0工作组核心成员。来华工作至今,为上海建设全球人工智能科学高地、中国人工智能国际合作影响力提升、人工智能赋能区域规划与治理作出了卓越贡献。
赫尔佐格院士长期致力于自然语言理解、图像视频分析和视频提取的研究,并将其应用于生产、交通、物流、城市规划和治理等方向。他力主在分布型、并发型、协作型和竞争型过程建模、模拟和优化自主多智能体系统的开拓创新。设计和应用全球首个用于并行程序的编译错误语义验证系统,首次建构“德语人工智能文本理解系统”,建立德国首个人工智能研究和开发中心——IBM德国知识系统研究院,以及欧洲首个人工智能技术+先进通信技术研究院——不来梅大学计算机与通信中心TZI。他是德国和欧洲人工智能领域的旗帜性人物,引领了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方向。
积极推动中国成为全球人工智能科学发展和创新应用高地
赫尔佐格院士于2016年联合发起全球人工智能(上海)峰会,并在2017年峰会上发起和组织建立世界人工智能城市规划联盟。2018和2020年,赫尔佐格院士担任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卓越人工智能引领者SAIL奖”和“湛卢奖”评审,为奖项评选提供世界最高标准,广泛引荐全球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成果汇聚中国。
鉴于赫尔佐格院士对上海的特别贡献,他被上海市连续两届特聘为“上海市人工智能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专家。任职期间,赫尔佐格院士提交多份上海人工智能发展和改革的资政报告。2020年起,赫尔佐格院士受聘为同济大学牵头建设的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继续为上海建设成为全球人工智能科学高地而不懈努力。
此外,赫尔佐格院士在长三角城市群智能规划协同创新中心,与吴志强院士共同领导长三角城乡动态监测数据库和世界最大城市数据库(CBDB)的研发,实现基础架构、数据存储、分析技术多方面突破,从而实现超200亿条有效数据跨学科、跨部门、跨区域的整合和共享。在此基础上,团队进一步创新提出长三角城市群智能评估、监测、诊断技术和评价体系,实现社会、资源、经济、安全、环境等问题的实时监测和风险预警,为长三角一体化精细治理及应急响应奠定坚实的大数据分析平台基础。
赫尔佐格院士还参与研发“城市博弈模型”和城市智能推演诊断技术,并将成果应用于北京城市副中心、上海马桥人工智能未来小镇、宁波东钱湖区域、青岛中德未来城等中国各地城市规划和建设中。2018年起,他全力参与上海市马桥人工智能小镇建设,基于深度学习技术和并行计算框架完成人工智能创新小镇项目选址及38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模拟优化,实质推动了马桥建设全球人工智能全场景应用示范基地的步伐。2019年4月,在此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基础上,上海市政府正式发布《推进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建设工作方案》。目前,试验区优先集聚人工智能企业、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已落户项目50余个,初步形成了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发展的良好氛围。
在任职同济大学期间,赫尔佐格院士还积极探索自主多智能体、卷积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技术在城市规划和治理中的创新应用,开设“智能城市规划前沿”课程,辅导50余名硕博生,有力推动了人工智能与城乡规划的结合,为中国城乡规划专业创新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创新中德两国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端合作
赫尔佐格院士开创了中德两国在人工智能领域高端合作的新模式和新局面。从2012年开始,赫尔佐格院士担任德国工程科学院执行委员会国际合作主席,牵头发起中国工程院与德国工程科学院的高端学术合作。协议自2012年5月签署后,赫尔佐格院士领衔中德科学家在智慧城市技术和先进制造领域的学术交流,组织“智慧城市排名”“信息通信技术作为智慧城市发展启动要素”“智慧城市和智慧物流”等院士高端峰会。2014年,他联合发起和组织了“中德未来城市联盟”系列活动,并将组织总部落户于上海。他成功组织中欧科学家获批“中欧可持续城镇化创新平台”“中国-挪威可持续城镇化平台”,以及“中欧城市社会一体化促进可持续城镇化转变”研究等欧盟资助的研究项目。
赫尔佐格院士奔波于中国和德国工程院之间,成功推动了中德两国工程院在智能城市规划、智能建造和智慧健康医疗等方面的实质性合作。他力荐促成德国工程科学院两任院长Karl-Heinz Streibich和Henning Kagermann访问中国,共同推进落实“工业4.0”“人工智能城市”“健康医疗”等高端合作,促成成立中欧城镇化协同创新中心,举办“中德工业4.0与人工智能城市”院士研讨会、“2020中国自动化大会智慧城市分会”等高端合作,有力推动了中德两国在智慧城市和智能制造领域的深入合作与交流。
冲破疫情阻隔回沪攻关,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助力中国疫情防控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赫尔佐格院士不畏艰险,作为第一批应邀返回中国的外籍专家,抵达上海后从隔离期开始就集中精力运用机器学习算法等人工智能技术,开展疫情防控大数据挖掘,为中国将防疫措施聚焦于社区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支撑。隔离结束后,赫尔佐格院士马上投入到2020中国自动化大会智慧城市分会的工作中。
此外,赫尔佐格院士作为上海和汉堡友城项目 eCulture(数字文化)的首席科学家,领导汉堡历史博物馆与上海历史博物馆开展2020-2021文化遗产数字化联合试点项目。该项目以上海历史博物馆为蓝本,推动上海文化机构数字化基础设施和创新解决方案建设,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在疫情严峻的形势下实现了上海和汉堡两地市民博物馆线上互访的文化交流,打通东西方璀璨文明沟通的疫情阻隔。
赫尔佐格院士了解和理解中国国情,热爱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民,并以其全球顶尖的专业水平、深厚的学术造诣和跨学科的前沿探索,为上海市的国际合作与形象推广作出了卓越贡献,为中国人工智能战略发展、人工智能赋能城市规划及治理提供了创新思路和应用实践。